房屋貸款 , 貸款借錢 , 房貸借款 , 土地借錢 , 信用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整合 , 資金周轉 , 貸款賺錢

 大陸國台辦今年2月公佈「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後,大陸各地各部門都加大加快腳步落實,日前在徵信合作方面已有好消息傳出。大陸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下屬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與台灣中華徵信所開展業務合作,聯合推出「台灣地區信用報告查詢系統」業務,為大陸金融機構提供企業和個人在台灣地區的信用記錄查詢服務,協助解決台資企業和臺胞在大陸融資問題。
  
 海峽兩岸具語言相通、血緣相同、地緣關係、小三通等優勢,因此,中國大陸不僅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順差來源地,也吸引許多台商佈局投資。根據大陸商務部發布2017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概況來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萬5千多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775.6億元人民幣(約為1,310.4億美元),前10位元國家或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實際投入外資總額1,246.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5.1%。臺灣赴陸投資金額高達47.3億美元,高居第3名,僅次於香港(989.2億美元)、新加坡(48.3億美元)。況且,很多台商是以港商名義赴陸投資,以享受陸港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優惠資金周轉借錢,台商實際赴陸投資金額應遠高於47.3億美元,顯現大陸仍是台商「立足大陸,營運全球」的主戰場。
  
 大陸是台灣的重要投資地,但礙於台灣對台商投資大陸金額設有上限,台商在大陸子公司往往無法自台灣母公司獲取充足資金。資金周轉借錢此外,向大陸當地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貸款雖為最直接的管道,但因「徵信困難」及「要求提供擔保」等問題,使得原本就居於融資市場劣勢的中小型台商無法至資本市場籌資,造成企業資金週轉壓力更大。 
  
 由於大陸銀行核准貸款除考慮企業經營情況外,尚須一定的資産抵押,而兩岸並未簽定相關協定,大陸銀行不易掌握台商在臺灣的資産狀況、經營情況和信用狀況,復因相關法令之故,使大陸銀行難以取得台商在台灣實體資產的抵押權,加上部分中小企業台商現金雖充裕但實體資產有限,資產的抵押價值不足,提高台商向大陸銀行融資的門檻。是故,大陸台商通常利用迂迴管道籌資(如經由第三地同業相助集資、透過民間融資管道,或是取得在台外商銀行信用保證向大陸銀行借款等),但這些管道不僅增加台商融資成本,更缺乏必要的金融監管,無法保證其信用與履約能力,有極大的交易和道德風險,可能成為洗錢等犯罪行為的溫床。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蓬勃的經濟要靠健全的金融。如今藉由大陸國台辦公佈「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兩岸企業合作推出「台灣地區信用報告查詢系統」業務,為大陸金融機構提供企業和個人在台灣地區的信用記錄查詢服務。我們期望兩岸徵信資料透明化只是一個起點,未來兩岸金融有更多的合作面向,讓兩岸金融與企業都能得到更多保障與發展空間,互利雙贏,這才是全民之幸,兩岸之福。

 
【中央網路報】



本文來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531/27025114.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資金周轉借錢
    全站熱搜

    harrisojaco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